從1日起,國家將對兩千余項商品實施出口退稅稅率調整。
應該說,近期國家對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進行了數次調整,動作可謂頻繁。
2006年9月,142個稅號的鋼材出口退稅率由11%降至8%。2007年4月15日起,部分特種鋼材出口退稅率降為5%;另有83個稅號的鋼材取消了出口退稅。2007年6月1日起,國家對142項商品加征出口關稅,以進一步控制高耗能、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,增加能源、資源類產品、關鍵零部件的進口,促進貿易平衡。
一系列稅收政策的變化,傳遞出國家外貿增長方式轉型的信號。對于企業(yè),既有生存威脅,又是發(fā)展機遇。
事實上,國家通過退稅手段,降低本國企業(yè)生產成本,提高企業(yè)在國際市場上的產品競爭力是發(fā)展中國家常見的一種趨勢。企業(yè)只有摸清政策的脈絡,順勢而為就可以在調整中獲得更多的主動。
國家對部分商品調整出口退稅率及關稅稅率,對外,意在緩解貿易順差,對內,則有助于轉變企業(yè)經濟增長方式。
我國經濟雖實現了年均增速超過9%的高速度增長,但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,增長方式并未有質的改觀。特別是在一些地區(qū),其“高增長”的基礎并不牢固,水平相對較低,一旦遇到國內外市場環(huán)境的壓力,企業(yè)就會在短期內被擊垮。
在一些地區(qū),很多產業(yè)屬于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,因此,雖然實現了產量的增長,但消耗大量資源能源,代價不菲。
這不但不利于產業(yè)結構的調整優(yōu)化,而且也無益于經濟的健康發(fā)展。
有專家指出,本輪退稅調整對高附加值或者高技術含量的產品,仍然保留了比較高的出口退稅率。而對高耗能、高污染、資源性的產品,也就是“兩高一資”產品,大多都實行了取消出口退稅的政策。而對容易產生貿易摩擦,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(yè)則采取了下調稅率的方法。
可見,對于以價格為主要競爭手段的中小企業(yè)來說,調整已經刻不容緩。
走向以質量和品牌為主要競爭手段將成為他們發(fā)展的必然選擇。
國家加大源頭調控、以提高企業(yè)資源利用成本為特點的稅收調控路徑日漸清晰。關稅政策的頻繁調整則給這樣的調整思路一個明顯的注解。
據了解,目前正在研究中的資源稅改革也已顯示這樣的趨勢:國家正在通過出臺更多稅收政策倒逼企業(yè)轉變增長方式。
對于這樣的政策轉變,企業(yè)惟有早做準備,及時轉型,才可能為將來的發(fā)展保留更多的騰挪空間。 |